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说长道短
编号:11520839
既然医学是科学,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再看《纲要》的荒谬提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25日 新语丝
     司履生

    我们原来讨论过,中国传统医药学思想能不能作为指导现代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不具有科学的内核以供自身科学化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中国传统医药学根本就不可能科学化。中国传统医药学在保障人民健康的事业中, 再也无法与现代医学抗争,所能发挥的作用只能是越来越小,永远不可能重新进入主流医学的地位。中国政府最近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试图对中医药创新发展,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这种愿望只能是一厢情愿,必然以失败告终。

    特别有意义的是,在这一《纲要》中,提出这样一个战略目标,即通过这15年的努力,要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而新任卫生部部长,科学院院士陈竺的抱负更大,直截了当的提出要建立用中国传统医药学思想指导的高于中医高于西医的新的医药体系。

    事情总是这么奇怪。咱们中国这100多年以来,好不容易认识到自己落后了,但总不认真寻找自己落后的原因,只想保住祖宗流行的落后思想,落后传统,落后体制,然后把外面的,主要是西方东西拿来,嫁接一下,搞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为这样就可以治疗自己落后的病。 弄了几十年,就是走不出落后挨打的怪圈。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中国人民彻底的扬眉吐气,成了所谓世界的四强或五强之一,其标志就是成了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是好景不长,中国人也太不争气,没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历史辉煌。野心家,阴谋家,舍不了皇帝梦,破不了独裁统治的结,结果打起了内战,白白的断送了融入国际主流社会,民族振兴的大好时机。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但是对老百姓的思想禁锢依然如故。而执政者自己的保守,愚昧也丝毫未改。依然抱住那个中国特色不放。给什么东西都要加上给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民主,……。对全世界都进步到何种地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仍然盲目自大。梦想着再出现一个中国奇迹,再创造一个中国特色。明明是有那么一条光明大道不走,却偏偏要摸着石头过河。带着老百姓瞎折腾,绕来绕去,最后还得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还得承认民主和人权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多花了不少精力,弄的人困马乏不说,还把个生态环境搞到严重破坏的程度。今天,又弄出来个以中国传统中医药学思想为指导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
, http://www.100md.com
    医学属于生物学范畴,与物理学,化学一样。与其它软科学不同。像不可能有中国的物理学,中国的化学,中国的宇宙学一样,也不可能有中国的医学。医学才真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这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的机构与功能,以及正常和异常的生命活动,并进而研究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矫正异常生命活动的策略与方法。因为全世界的人类的基因组是相同的,人的机构与功能是一样的,所需要的营养是相同的,代谢过程是相同的,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是一样的,因此,就其所患疾病的本质来说也是一样的,因而在预防和治疗方法上也应当是一样的。中国人的结构和功能与欧洲人非洲人美洲人并无什么巨大差异,在全球化的今天,吃的穿的用的,越来越趋同化。古今中外,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还没有发现各个国家,各个不同民族在结构与生理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所患疾病有何本质不同。在预防和治疗上也无本质不同。非洲人,欧洲人,美洲人……所患的高血压,艾滋病和中国人的并无本质不同。用治疗外国人高血压的药物同样能治好中国人的高血压。不用说,对艾滋病也是一样。如此说来,就不会有西方医学与东方医学之分。更不可能设想,在科学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怎么能创造出来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
, 百拇医药
    事实上,纲要中和政府官员,如吴仪,陈竺所说的“西医”就是说的“现代医学”。凡是已经融入世界大家庭的民族已经都不再使用自己的民族医这样的名词以区别于西医。事实上,古代的西医,即希波格拉底或盖伦时代的西医也早已被西方人自己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国,只有中国,才把这种石器时代的医药学,中医,中国的传统医药学,说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纲要中所提的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陈竺所提的要建立用中国传统医药学思想指导的高于中医高于西医的新的医药体系更是滑稽可笑,足见其对科学学的无知。

    只要认真思考一下,就知道这个纲要的指导思想是多么荒唐,这个纲要的战略目标是多么不切实际。

    比如,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其理论和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与设备的水平与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重大疾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和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及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研发中医诊疗技术与专用仪器设备,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究,……制具有中医特点的诊疗仪器设备;探索中医四诊客观化、规范化方法。重点研究人体功能与自觉症状评价客观化方法及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
, http://www.100md.com
    这个文件 多次提到要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的理论体系。那么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到底是什么。学习一下现在中医药院校使用的教材,网上所公布的中医基础理论精品课程的讲授提纲,就会发现,中医的基础理论原来就是阴阳,五行,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人类社会已经到了21世纪,还要学生去死记硬背这些胡说八道的东西不说,还硬要花纳税人的大把银子去丰富完善这种根本不可能完善和发展的理论更是荒唐。人类是不断进化的,2000多年前的古人处于那样一种不科学或者说,根本不知道科学为何物的时代,对许多事物的认识和结论肯定要比现代人的错误多。我们的政府非说中医是个瑰宝,是国粹,一定要墨守成规,丰富,完善和发展那个体系,这种提法本身就是说那个体系是正确的,只是还不够丰富和完善而已,规定现在中国医药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丰富和完善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学。但事实上,那个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百出的理论,越是用现代科学来审视它的内容就越会发现,对于它非推倒重来不可,又何以能完善和丰富呢。

, 百拇医药     我们原来说过脏腑理论与五行根本是错误的,与人体真正的解剖生理学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决不是稍微修饰一下所能完成的,而是要彻底废弃的。中医的经络根本是不存在的,中医的“气”是证实不了的,最近却有人硬是要说,中医的“气”指的就是现代科学中所说的“能量”,这完全是强辞夺理,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每个细胞内的线粒体就是它本身的产能的细胞器,每个细胞内的能都是各个细胞自己代谢产生的,根本没有见过细胞之间有能的传输,哪里会有一个通过经络的能量传输。再说如果人体内真的有“气”那样的东西在人体内运行,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产生“气”的总站和分级的结构,经络证实不了,产生中医的那个 “气”的结构同样也证实不了。主张中医的“气”一定存在,就是现在说"气就是能"的人,不是大白天说谎又是什么?中医的“血”也不是现代医学的血液,津液也不是现代医学的组织液和淋巴液。至于中医的病因和发病学那根本就不能和现代医学对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认识同日而语。那么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之上的防治原则,也不会有多少正确的部分。

    现在我们再说说这个阴阳学说,传统中医药学把这个提的很高,认为是纲中之纲,是根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但是,只要你认真深入到里面一看,中医的所谓阴阳辨症,不仅错误连篇累牍,用到给人治病,也完全是故弄玄虚,把一个本来简单的事物故意复杂化,以蒙人骗人,为自己捞钱用的。比如说,那个天为阳,地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南为阳,水北为阴,左为阳,右为阴,男为阳,女为阴,表为阳,里为阴,俯为阳,脏为阴……,这样的规定显然是人为的,完全没有什么根据。
, http://www.100md.com
    说到规定天为阳,地为阴是根据天动地不动定下的,那时的古人当然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像其它的所有天体一样,不但有自转,还有公转,也是运动着的,凭什么非要说地的属性就是阴的。在北半球,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到了南半球,则正好相反,……,显然,这样规定,对于诊治疾病毫无意义。

    说到腑为阳,脏为阴,其根据是心、肝、脾、肺、肾的功能主要是贮存精气,属于一种静态,所以属阴;胃、小肠、大肠、胆、膀胱属于阳,根据是他们的主要功能为传导水谷代谢产物,动态活动,因此属阳。这种说法不能不使人哑然失笑。凡是有一点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心,本身是人体内唯一的一个终生的无时无刻都在运动的器官,肺也大致一样,而肝脏是身体内最大的代谢器官,……肺和心也绝没有什么储存精气的功能,至于几个中医认为是腑,属阳的器官,与心和肺比起来,运动要少得多……胆也绝不是传导水谷的,仅仅有储存胆汁的功能。而且五脏六腑,加起来,只占身体呢器官总数的很小的一部分,脏腑的阴阳如果真是那么重要的话,那别的器官,大脑,小脑,间脑,中脑,延脑,脊髓,各个内分泌腺,舌头,喉头,淋巴结......该属阴,还是该属阳?
, http://www.100md.com
    另外,还规定,器官的结构为阴,机能为阳,强调二者要统一,并说,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损,这就有点毫无道理。什么叫阴盛,阴盛自然应当是一个器官的结构很完整,甚至是超过正常的好,否则,怎么是盛呢,这种情况下,怎么又会有阳衰呢?实际上,当一个器官是“阴盛”时,从现代病理学来看,正是器官处于增生或肥大的时候,往往会带来器官功能的亢进,绝对不可能是衰退,也就是说,这时应当是阴盛则阳盛。至于说,阳盛则阴损,也毫无根据,阳盛的基础在于器官或组织的结构的正常或处于增生肥大状态,否则怎么能表现出机能亢进呢?当然,也许有人会辩解说,长期增生肥大的器官最终可能会发生器官衰竭,但这只适用于病理性增生肥大的某些情况(即失代偿时),对于生理性增生肥大的器官和组织绝对不适用。比如,运动员经过锻炼,全身肌肉十分发达,肌肉和全身各个器官的机能也处于良好状态,怎么可能是阴盛阳衰呢,这时实质上也都是阴阳俱盛,阳盛也决不会损阴。而就器官机能与结构统一的原则来说,一般的情况下二者是平行的,实际上也是,结构破坏会引起机能的衰退,结构完整的器官,其机能也是正常的,结构上增生和肥大的器官其机能必然亢进,也就是说,日常经常看到的是阴阳俱盛和阴阳俱衰,不可能看到阴盛阳衰或阴衰阳盛这种矛盾的情况。
, http://www.100md.com
    还有"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把一年四季的变化推到人体疾病,硬是把两个无关的事物扯在一起,得出的结论。这种四季的变化,本身就不适用于世界的其它许多地区。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你可以理解为病人发热的热型,也可以理解为疾病的病因。如果说的是热型,显然很不全面,各个传染病的热型远较这种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复杂得多。许多重危衰竭的病人濒死期之前体温越来越低,直至死亡,绝对不会有重寒则热的可能。如果说的是病因,也完全不符合实际,处于寒冬低温下冻死的人,就不会发生重寒则热,而中暑和热射病的病人,也没有重热则寒的表现。人体的许多化学性病因和物理性病因引起的疾病与四季和寒热变化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也完全没有这样辨症的必要.

    至于传统中医学理论说阴阳一定要平衡,阴阳失衡就是异常,人体阴阳失衡就会发生疾病,还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那赤道这个地方一年四季是绝对的热,就这一属性而言,就应当永远是绝对的阳,无阴可言……。而两极地区,一年四季是绝对的冷,绝对的阴,无阳可言……,那要拿中国传统医药学的观点来看,就永远无法做到阴阳平衡,可那里照样有生物旺盛生长。在人体也一样,各个器官都有它自己的机能代谢特点。所谓的阴阳平衡也各有其自身特点。不可能用一个模子衡量。酸碱平衡似乎是阴阳平衡理论的最好的例子。人体内有那么大的缓冲系统来调节酸碱平衡,足见酸碱平衡对人体正常生命功能的重要。人体的血液被维持在弱碱性水平,pH在7.35――7.45之间,但胃脏的胃液,则是绝对的酸性环境,而小肠液则是碱性环境,pH在8以上,这本身似乎是不平衡,但却是器官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古人显然是不懂得这种道理的。如果所谓的平衡是指的中性环境的话,把血液的pH维持在7.0左右,那不到这种时候,病人已经死于严重的酸中毒了.
, 百拇医药
    使用这样的阴阳理论去指导医疗实践到底有无用处?只要看看现代医学的实践就会一清二楚。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皮肤的疖子,这是由金黄色葡萄状球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毛囊的感染,要按传统的中医理论,得分出阴症阳症,女性患的是阴症,男性患者是阳症,上面得的是阳证,下半身得的是阴症,左面得的是阳症,右面得的是阴症,中午得的是阳症,半夜得的是阴症,病人有发热的是阳症,病人没有发热的是阴症,……,除了自找麻烦以外,这样的辨证到底有什么用处?用一样的抗菌素不是就能治好了吗,还劳得着这样的辨证吗?再说如果这个节子正好长在腰部正中央,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你又该如何辨证呢? 实际上,就像这样的很小的疾病,在现代医学青霉素没有发明以前,死人的机率也是很高,尤其是,长在身体某些部位的和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的疖子,无论中医如何辨症,都很难改变病人的命运。

    在论及阴阳时还得说一下中药,中药讲究四气五味,讲究归经,这也和阴阳有关.开一服中药一定要有药引子.我小时候,吃中药的人很多,那个药引子是各式各样,有大枣三枚,生姜三片,……甚至有童子尿的,童子尿一定要小男孩子的,而且是独子的最好.那个时候,老百姓真信这个,好像没有这样的药引子,药就归不了经,到达不了作用的部位.另外一点,就是中药,用热水煎,还是用冷水煎也很有讲究,因为热水属阳,冷水属阴,决不能闹翻了。药买回来以后,有时药方子上没有写明用什么水煎服,就让人发愁,只得跑上多少里以外去问个清楚,…….可是,现在吃中药一律都用冷水煎服,也不要什么童子尿做药引子,大家也没有见过药物没有归经的事情.这不是对那个中药阴阳理论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反证吗?我还见过这样一个中医,那个阴阳的执著和迷信真是到了家了,对于病人煎药用的水该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都有严格要求。一个朋友的亲属患了晚期肝硬化,病急乱投医,慕名找到这位中医,开了药方以后,根据阴阳五行的辩证,要让家属半夜午时取西安市东北方向120里的小河水来煎药,口服完了以后,再用药渣水洗脚.折腾得这个家属够呛,半年以后,我见了这位朋友一问,那位病人还是离开了人世。
, http://www.100md.com
    哲学中的矛盾本来是指任何一个事物内部都含有相互对立和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用阴阳来形象的比喻并无不可,正像西方人用一枚硬币的两面来进行比喻一样。然而事物是极其复杂的,正像一个光谱,虽然有最长的光,也有最短的光,各处于光谱的两极,但光谱又是连续的,有些光会处于中间的位置,这时,就既不阴也不阳了,有些事物则偏阳一些,有些则偏阴一些,有些事物是绝对的阳,有些则是绝对的阴.怎么可能设想所有的事物都会是一个模式的阴阳平衡。就像日常生活中非要把所有的人分成好人和坏人,所有的事分成好事和坏事一样,既是过于简单化,也是十分愚蠢的做法。另外,把机能和结构当作一对矛盾,把脏和腑当作一对矛盾从方法论上也未必正确。一对矛盾的双方除了相互对立相互联系以外,还有可以互相转化的特性。而且矛盾指的是一个事物本身内在的属性。器官的机能和结构是相互联系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会反映结构,但并不像上和下,高和低,冷和热,……那样构成一对矛盾,你不能说机能会转化为结构.至于脏和腑干脆是两类不同的器官,或者说,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影响的,但其关系非常复杂,决不是简单的都是相互矛盾着的关系,就像有的生物之间是共生关系,有的生物之间是寄生关系,还有的生物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系。祖国的传统中医药学试图用玄学代替科学,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甚至是无关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都看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阴和阳的关系,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了。你无法说脏转化为腑,腑会转化为脏,因为脏和腑本身就是身体内的不同的器官。正像无法把东和南作为一对矛盾一样,也不能把机能和结构,脏和腑作为一对矛盾。用这种指导思想来解释器官机能与结构的关系,所以就得出了阴盛阳衰,阳盛损阴的错误结论,事实上,机能和结构的关系是,器官正常的机能以正常的结构为基础,在一般情况下,器官的机能正常反映器官的结构正常:器官的结构损伤一般都会表现出机能的异常,但是因为器官往往都有很大的储备和代偿功能,所以即使在现代拥有最先进的检查手段的情况下,二者之间也不是完全平行的,即有时检查结果是机能正常的器官也未必没有结构上的病变。甚至在病理检查中发现结构已经严重破坏的器官,病人生前没有任何症状,同样生活的很好。但无论如何,器官的机能与结构的关系应当是,实际上也是,正常vs正常,二者均亢进,二者均衰退,决不会出现结构完整,甚至肥大增生而机能衰退的情况,即中医的阴盛阳衰,更不会同时在一个器官上机能上亢进,但机构上却严重破坏的情况,即中医的阳盛阴损。这就是那些中医把本来不是矛盾的东西硬扯在一起,而又要拿他那个阴阳故弄虚玄的结果。
, http://www.100md.com
    传统的中医药理论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衡所致,这一点似乎和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论述是相通的。但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认为这种理论是祖国医学所独有的,更不能认为这是祖国医学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高于现代医学的表现。在古代,认为疾病发生是身体的组成成分失衡的看法决非传统中医药学一家。那个被西方人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也提出过,构成人体的几种液体失衡也会发生疾病。不过,不同的是,尽管尊他为医学之父,但他所提出的液体病理学却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谁也不再相信。不像在我们这里,在我们这个国家,非要把黄帝内经当成经典让学生背诵,而且幻想用它来指导现代医学的发展。

    传统中医药学讲的那个阴阳平衡,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现代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时讲到内环境稳定平衡则要较之深入具体的多,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规律,例如,抗原与抗体,酶与抗酶,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核酸与反义核酸,兴奋与抑制,正反馈与负反馈,活化分子与抑制分子,酸碱平衡的叙述,……真是处处可见,而且描述得十分精细,既有定量,又有定性,标准非常明确,无论任何地方,任何人看了检查结果,一般都会得出肯定的结论,作出正确的诊断,决不是那种让人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可以由人胡说。而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学就不是这样。由于对阴阳并没有严格界定的科学标准,同一个病人,不同的中医师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
, 百拇医药
    然而,《提纲》将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作为12年的发展目标,并说要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用药方法并进行系统研究……这本身就是一个浪费有限资源的错误意见。什么是名老中医,这些人的学术思想就在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关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策略一文中,还说,要组织人力对通用方,验方,用标准化的办法进行一一验证。

    58年全国兴起的学习和发展中医药的高潮,我们学校曾经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我也是积极参加了这样一场运动。不仅学习理论,还认真进行开发性研究。我们到乡下去收集单方验方,每次都是大丰收,回学校除整理汇编外,还要进行实验,以发现人类的奇迹。我们实验过的中医治疗办法有柳枝接骨,即用柳枝插到骨髓腔中治疗骨折,用鸡皮代替人皮肤进行移植,用槐耳治疗小鼠的腹水瘤。当时还真是一门心思的认真进行这样的试验,但是除了浪费不少时间,财力和精力以外,根本没有任何收获。后来,文化大革命中,又是折腾了一阵。谁都说不清,怎么许多大知识分子也会愚蠢到这种地步。相信那个耳针真能治病,相信看耳朵就能诊断疾病,甚至比X光透视还准确;相信针刺哑门能治疗聋哑,乃至相信气功真能防病治病。我校一位党总支书记,患肺癌脑转移,还要求气功师发功治疗,以挽救垂危的生命。我校党委的原宣传部长的独生子患肝硬化,已经肝昏迷,还请气功师给其发功……。这正是多得就不可胜数。这几年,见到的治疗肿瘤的单方就多得不得了,说起来不由得让人发笑.比如用核桃枝煎剂治疗癌症,把斑蝥放到鸡蛋内蒸熟吃,用壁虎在癌肿部位爬,以至现在的中华灵芝宝,可以说,治癌症,治肝炎,治类风湿病的中医单方验方最多,可没有那个是真正有效的。
, 百拇医药
    《纲要》中还提出要建设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研发中医诊疗技术与专用仪器设备,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研制具有中医特点的诊疗仪器设备;探索中医四诊客观化、规范化方法。重点研究人体功能与自觉症状评价客观化方法及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医的诊疗体系就是所谓的望、闻、问、切,在两千多年以前,这本无可厚非。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类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技术和方法已经高度发展,人类检查疾病的手段也已经高度发展,仪器设备已大量涌现,正常和异常的许多检查指标已大量建立,而且还正在迅速发展,这已经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诊疗体系与之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代医学的这些成就,我们本来就可以完全移植过来,加以利用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这完全是一条使我们的民族快速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的捷径,然而,我们的政府却要舍开这样一条光明大道,拿老百姓的钱,研制具有中医特点的诊疗仪器设备;探索中医四诊客观化、规范化方法。重点研究人体功能与自觉症状评价客观化方法及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这脑子里不是进水了又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不带有任何偏见的话,用一种开放的心理,学习中医理论的同时,在认真研究一下现代医学的理论与实践,那个好,那个劣,那个真能治病,那个是骗人的把戏,不用说,一定会得出真正的客观的科学的结论。

    其实,中国人民近年来的选择趋向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尽管有政府的鼎力支持,中医医院的业务还是越来越萎缩,门庭冷落,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而中医药学院的教学也越来越难以维持,并且许多中医药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后抛弃自己的本行,另谋出路,已经成了十分普遍的现象。

    今年是58年大跃进的50年纪念日,是毛泽东那个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最高指示发表5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人民有理由很好地回顾一下这50年,看看我们的得失,经验和教训。从我们已经失去的一切中找回我们前进的方向。, 百拇医药